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上冊): 戎馬生涯我寫《臺北人》,卷首即表示,是為了──紀念先父母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這部身影集,正是那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白先勇
《父親與民國》系列書為白崇禧將軍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為其父編著的畫傳,分上下兩冊,上冊為《戎馬生涯》,分〈北伐〉、〈蔣桂戰爭.建設廣西〉、〈抗戰〉、〈抗戰勝利.國共內戰〉四章;下冊為《台灣歲月》,分〈台灣歲月〉及〈家族親情〉兩章。全書收錄約600張白崇禧將軍的珍貴影像、報導剪影,並由白先勇先生撰寫圖說及一篇篇小故事。全書洋溢著深刻雋永的父子情,更有許多還原歷史現場的珍貴畫面與史實追記。
上冊【戎馬生涯】
父親一生參與了民國的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份。在卷帙浩繁的民國史冊中,父親的身影應當立在相當醒目的位置。
──白先勇
白崇禧,一八九三年三月十八日生,廣西臨桂縣人。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義那一槍,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十八歲的他,瞞著家人參加「廣西學生軍敢死隊」,隨軍北伐。兩位哥哥到桂林城北門去守候攔截,誰知他暗暗將武器裝備託付同學,自己卻輕裝從西門出去,翻山越嶺與大隊會合。十八歲踏出桂林西門那一步,他便走出了廣西,投身入滾滾洪流的中華民國歷史長河中。
北伐軍興,他率部由廣州打到山海關,對完成北伐做出貢獻。抗日戰爭,他運籌幃幄,決戰疆場,抵抗異族入侵,立下汗馬功勞。國共內戰,他更率部與共軍戰至一兵一卒,是與共軍戰到最後的一支軍隊。為了保衛民國,他奉獻了一生。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他自海南島飛台灣。在風雨飄搖之際,他選擇入台,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用他自己的話,是「向歷史交代」。
|
讀者評論 - 撰寫評論
我們找不到任何評論。
其他版本 - 查看全部
常見字詞
大軍 大陸 大戰 川軍 中央 中正 中國 內戰 日本 日軍 父親 主席 北平 北伐 台兒莊大捷 司令長官 四平街會戰 民國 民眾 白崇禧 全國 合影 名將 回回回回回回 西北國防 佔領 作戰 宋美齡 形勢 抗日 抗戰 李宗仁 李品仙 杜聿明 良友 事變 林彪部隊 武漢 空軍 長春 保衛 前線 南京 南寧 哈爾濱 建設廣西 指揮 政治 政策 美國 軍事 重慶 徐州會戰 陣地 馬歇爾 停戰令 參謀長 國民政府 國民革命軍 國民黨 國防部長 將軍 將領 崑崙關 視察 陳誠 傅作義 最後 勝利 畫報 統帥 華中 華北 黃旭初 新疆 會議 當時 肅清 漢口 廣州 廣西建設 調停 戰役 戰爭 戰區 戰略 總統 關鍵時刻 鐵路